|
领英中国:汽车行业转型 人才布局要先行产业发展的背后总是人才,对于快速发展的中国汽车产业更是如此。现今,企业竞争加剧、消费结构升级、以智能互联为代表的新业态不断出现……一系列的变化对汽车人才发展提出新的挑战和要求。鉴于此,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联合盖世汽车网共同策划《汽车人才面面观》系列访谈活动,由行业组织、汽车企业、汽车院校等诸多领导、专家共话新形势下汽车人才发展,挖掘汽车行业人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,探索未来发展方向。这是一场关于有关人才的深度思索,也是一场精英智慧碰撞的对话。 于志伟 领英中国副总裁 领英——全球最大职业社交网站,会员遍布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,总数超过 3.8 亿人。 2014年1月,领英正式进入中国市场;2月25日,简体中文测试版上线,并正式启用中文名称 – “领英”;6月,领英发布了基于中国市场的职场社交App——赤兔。目前,领英中国的会员数已突破1000万,领英也正式开启了其在中国的战略布局。 拥有着全球最大的人才库,领英对行业人才现状有着深层次的解读。在本期的《汽车人才面面观》系列访谈中,记者采访到了领英中国副总裁于志伟,对于汽车行业人才现状其总结道:汽车行业人才流动率高企不下,人才压力与日俱增,企业若想占得先机,人才布局定要先行。 汽车行业人才 为各个行业所亟需 “随着特斯拉的出现,汽车行业掀起形态探索和变革的热潮。互联网也在销售渠道、售后服务各个环节影响着产业价值链。BAT等互联网巨头试水汽车领域,将人和车更好地联系在一起。而随着环保问题的深入探讨,绿色、节能等关键词也将一直伴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。在种种转型与突破中,人才是企业成功的决定性因素。”对于人才,于志伟如是说道。 作为一个实时更新的人才库,于志伟告诉记者,在领英全球3.8亿的会员中,有数百万的汽车行业人才,集中的主要为高精端的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。其中,大量人才来自美国(约为1/3),其他依次为印度、英国、德国(德国人才总量少但实力强)。 而在中国,汽车行业人才最集中分布的城市是上海,其次是北京、苏州和广州。 这些汽车行业的人才多为“多面手”。据于志伟介绍,除了与制造直接相关的技能如精益生产、产品研发、质量管理、工程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之外,与汽车企业业务模式相关的项目管理、销售管理、公共关系管理也是行业人才掌握的重要技能。 “汽车行业人才为各个行业所亟需,”于志伟总结道。汽车行业人才除了有这一特点之外,另一特点便是人才流动率居高不下。 人才流动率高企不下 人才布局要先行 从人才的跨行业流动来看,汽车行业面临一定的人才流失风险,人才主要在汽车与电气、机械、IT、机械行业之间跨界。 “汽车行业面临巨大的人才压力,其他行业每时每刻都在挖我们的人。我们培养一个汽车行业的人才需要五年、十年、十五年的时间,但是在这种压力下我们该怎么办?” 在这种背景下,于志伟认为企业要想完成转型升级,人才布局一定要先行。 “当我们说要寻找人才的时候,我们的最大问题是我缺谁,然后才想起来马上要去找。这个不够,人才库要提前一两年甚至更早就开始建立,因为我们需要这种技能的人不是两三个月就能够培养起来的。他们要先知道他在哪里,再去与他沟通,然后再培养,这是一个漫长的时间。而我们领英能够提供给汽车行业人的价值就在于精准锁定目标人才。” 真正改变企业命运的是人才,企业竞争本质是人才的竞争。于志伟指出,领英的大数据分析显示出,人才的竞争态势已日趋激烈,每个企业都应存有危机感,把人力资源布局摆到公司的首要战略层面来执行。 |